南水北調工程 利國利民
南水北調工程簡介
經過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勘測、規劃和研究,在分析比較50多種規劃方案的基礎上,分別在長江下游、中游、上游規劃了三個調水區,形成了南水北調工程東線、中線、西線三條調水線路。根據2002年國務院批復的《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》,通過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,與長江、淮河、黃河、海河相互聯接,構成我國中部地區水資源“四橫三縱、南北調配、東西互濟”的總體格局。
三條調水線路互為補充,不可替代。本著“三先三后”、適度從緊、需要與可能相結合的原則,南水北調工程規劃最終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,其中東線148億立方米,中線130億立方米,西線170億立方米,建設時間約需40~50年。整個工程將根據實際情況分期實施。
我們的理
中線工程:從加壩擴容后的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,沿線開挖渠道,經唐白河流域西部過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,沿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,在鄭州以西李村附近穿過黃河,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,可基本自流到北京、天津。輸水干線全長1431.945千米(其中,總干渠1276.414千米,天津輸水干線155.531千米)。規劃分兩期實施。
工程數據
中線工程:從加壩擴容后的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,沿線開挖渠道,經唐白河流域西部過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,沿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,在鄭州以西李村附近穿過黃河,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,可基本自流到北京、天津。輸水干線全長1431.945千米(其中,總干渠1276.414千米,天津輸水干線155.531千米)。規劃分兩期實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