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水北調,世紀偉業。千里調水,源在淅川。
這里,是楚始都丹陽所在地、楚文化發祥地,曾孕育了商圣范蠡、史學家范曄、思想家范縝等一批中國歷史名人。屈原、李白、杜甫等在此偃仰嘯歌,留下了《國殤》等千古名篇。
這里,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。為確保一庫清水永續北送,淅川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把豐碑刻在青山上、把政績融進碧水里,痛下決心關停一大批污染企業,全面取締各類養殖場,強力發展軟籽石榴、杏李、柑桔等綠色扶貧產業,持之以恒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整治,形成了青山常在、碧水長流的獨特景觀。
這里,是全國移民大縣。為服務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,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,先后有40萬淅川兒女拋家舍業,默默支持國家重點工程建設,鑄就“忠誠擔當、大愛報國”的移民精神,唱響了一曲感天動地的時代贊歌。
這里,是文化旅游大縣。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丹江湖、“天下第一渠首”、千年古剎香嚴寺、荊紫關古鎮,丹江大觀苑、八仙洞、坐禪谷等景區景點,各具特色,珠璣薈萃,是國務院確定的南水北調中線生態旅游觀光帶的龍頭。
邁入新時代,淅川認準“水清民富縣強”目標,強力實施生態立縣、旅游興縣、工業強縣、創新活縣“四大戰略”,67萬淅川兒女繼承楚國先祖“篳路藍縷、以啟山林”的創業精神,大力弘揚“移民精神”,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、鏗鏘前行,向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、世界生態旅游目的地奮力邁進,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淅川力量!